質監局:廣東鋁型材及鋁合金型材合格率為86.4%
更新時間:2011-12-09 10:23 出處:全球鋁業網 瀏覽次數:306 | 文字大小:大 中 小
12月6日,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橡膠及塑料機械等15種產品定期監督檢驗質量狀況,其中鋁型材及鋁合金型材內在質量抽樣批次合格率為86.4%。
本次共檢驗了廣州、深圳、佛山、江門、中山、肇慶、惠州、東莞、清遠、韶關、順德等11個地市(區)219家企業生產的鋁型材及鋁合金型材產品353批次,依據GB 5237.1~GB 5237.5-2008《鋁合金建筑型材》、GB/T 6892-2006《一般工業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》、GB/T 8013.1-2007《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與有機聚合物膜 第1部分:陽極氧化膜》和產品明示技術指標的要求,對鋁型材及鋁合金型材產品的標志、氧化膜與電泳膜厚度、化學成分等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。
經檢驗,合格290批次,產品抽樣批次合格率為82.2%,剔除僅標識不合格15批次,產品內在質量抽樣批次合格率為86.4%。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化學成分(66批次),膜厚(20批次),標志(19批次),型材壁厚(14批次)。
據悉,化學成分是鋁型材的重要質量指標,是保證鋁型材質量的先決條件,化學成分與型材的力學性能、加工、焊接等都有直接的關系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:一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雜、廢鋁;二是部分企業未配備必要的檢驗設備,不具備自檢能力,也不委托相關檢測機構檢測;三是部分企業對國家鋁材牌號不熟悉,熔鑄過程中盲目搭配。
鋁合金型材膜層厚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型材表面的耐堿性、耐鹽霧腐蝕性、耐磨性及外觀質量等,膜層厚度不合格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腐蝕,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:一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偷工減料;二是部分企業產品生產工藝不過關。
產品標志是產品質量特征的信息載體,是引導消費者選購產品的重要依據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對相關的標準、標志要求不熟悉及對標志不重視。
型材壁厚項目不合格主要表現在型材最小壁厚不合格,型材太薄會引起型材結構強度不夠,受力后變形增大,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引起門窗脫落,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:一是部分企業質量意識淡薄,沒有對成品出廠進行檢驗把關;二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偷工減料。
針對本次檢驗發現的質量問題,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了后處理工作。